一、影楼后期设计---从设计手法上分类 影楼设计形式总体可分为:合成设计、点线面设计、特殊效果设计三大类。随着众多高端摄影工作室的融入,点线面设计是主流,合成设计形式次之,设计则很少。下面对这三种基本的设计形式进行简单介绍。 1.合成设计 定义:将数张入册照片合成为一个完整图像的版面设计方式。 特点:画面完整性好,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放大入册照片,各元素搭配更显和谐与统一。 适用原则:此类设计要求原片具备合成所需的缓冲留白空间,至少主体照片的构图要较为松散,否则合成后的版面要么细节过渡交代不清,要么脏乱繁琐。 设计重点:在保证主次分明的前提下,要将多种元素处理得更为融洽,比如透视空间、色彩色调及环境色、抠图细节、光影阴影等。 优势:画面更显大气完整,各元素和谐,也更具立体感。 不足:容易破坏照片原有效果,对入册照片的要求更严格些。 基本步骤: ①选定主体照片(要求其具有合成所需要的缓冲留白空间),以其为基础做延展,将照片满幅化。 ②确定主体位置的摆放及大小,可以兼顾次体的表现形式,比如考虑是虚实搭配还是大小搭配等。 ③在留白空间上,排放次体照片,使之与画面平衡,要注意过渡自然、空间透视合理等。 ④完善细节。 注意事项: ①主体与背景的搭配及相关性。 ②合成涉及的技术性问题(如抠图)。 ③照片环境色的自然处理。 ④光源及阴影等。 ⑤画面元素的相关性。 在合成设计中,又可分为:拼图及抠图换背景两种常见的设计方式。 A.拼图:即采用对照片原有场景进行拼连的方式 定义:将两张或多张同场景的照片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图像。 特点:主次对比往往采用对称或大小对比,即一个背景,两组人物图像。 设计重点:拼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画面完整,使视野显得更为开阔。设计重点是透视比例、视觉角度及场景轮廓、画面纹理之间的和谐与统一。 优势:视野开阔,画面元素的整体性强,视觉效果统一。 容易出现的问题:比例及透视效果处理不好的话,更易突现视觉元素的不和谐。 B.画面场景更换:即采用更贴题、更漂亮的新场景或背景替换原有场景或背景的方式 定义:使用素材场景或背景替换原照片的背景或场景,并做合成设计。 设计重点:新的场景需要具备与主题更加贴切的关联性。处理画面要达到逼真、自然的效果,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,视觉效果也应更加唯美。否则,也没有必要采用抠图换背景的方式来处理了。(更换场景或背景时,为避免透视、环境色等问题的麻烦,也可以采用图案背景、纹理背景,或是单色块背景等。) 优势:能够有效搭配画面场景,营造更为理想的画面氛围,美化原片的视觉效果。 容易出现的问题:场景素材的视野角度、光源、色温(环境色)、对比及情景本身的搭配要求很高,处理不当,反而显得不伦不类。 2.点线面设计 定义:点线面设计尊重照片的独立性,强调其主次、呼应、协调、节奏、留白、简明等关系,多以照片为面,形成视觉的主要区域;以文字为线,调整画面空间及平衡;小元素为点,填补画面空白及增加点缀装饰。 设计重点:完善入册单片的色彩、色调、质感等品质细节,采用图文搭配及色彩色块搭配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设计。 优势:能够更好地凸显照片的原始味道,且多张入册照片可以在一个版面中和谐却又相对独立的出现,增加设计的灵活性。 不足:画面的空间利用率不高,容易引起顾客的不满。 基本步骤: ①确定画面主体照片。 ②确定画面的主体位置及底色搭配。 ③确定画面的主次对比(以大小对比及位置视觉优势对比为主)。 ④调整画面平衡(多以调整元素的大小、深浅及增加元素来完成)。 ⑤细节修饰。 注意事项: ①点线面设计强调画面本身的独立性及相关性。对照片本身品质的要求远远大于对素材及文字的设计要求。 ②点线面设计强调规律感。注意各元素之间的形状、大小、远近、色彩、明暗等关系,避免冲突。 ③点线面设计重视整洁,多安排留白,避免画面过于饱满。 ④点线面设计的低兼容性,要确保元素在主题、、含义、风格及色彩、明暗等方面的相关性及协调,避免内容矛盾。 ⑤注意元素之间的视觉连续性,避免出现视觉空白。 ⑥画面空间切割后,如果要添加元素,需注意其方向及对齐等问题,避免造成过多的视觉点,影响视觉流程。
|